《红岩》
《红岩》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秀的革命英雄传奇。该书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红岩》描写了许云峰领导工人运动,江姐、双枪老太婆开展华蓥山武装斗争,成岗办《挺进报》等情节,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方兴未艾、此起彼伏的状况;同时又以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两处国民党特务的秘密监狱为背景,讴歌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在被捕后,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却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
这本书成功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的形象,如江姐,许云峰,刘思扬等革命人物。
江姐,一个随时保持着洁净外表的女共产党人,当自己深爱的丈夫的头颅被挂在城楼上示众时,虽已伤心欲绝,心如刀绞,但她仍选择了坚强;当被叛徒告发,进入监狱时,十支竹签钉入那连心的手指时,她不知昏死了多少次,她仍然选择了坚强。敌人从她的嘴里掏不出半点信息,她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只为了保障地下党的安全。
刘思扬,放弃了自己那富有的家庭,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即使被他的二哥接回家中,也仍不忘革命、救国。华子良,为革命,装疯卖傻十几年,忍辱负重,为的就是有一天,当革命需要时,他能有机会为党作出自己的努力;成岗,投身革命,无怨无悔,即使敌人用最先进的“迷魂药”也不能摧垮他的意志;余新江,在革命中成长,在革命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还有双枪老太婆、陈松林、齐晓轩等人为了党不畏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许云峰,不受敌人的多种引诱,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来到渣滓洞时,他已是奄奄一息,但是他又挣扎着活了下来,还在狱中加入反抗国民党的斗争中;后被辗转到白公馆,关在那暗无天日的地窖中,但他却没忘给战友们挖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小萝卜头,他从小生活在监狱里。他曾被辗转关押在贵州息烽、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受尽折磨。即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小萝卜头依然没有放弃学习,小说中,他师从于黄以声将军,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在白公馆中,曾帮监狱的战士们建立联系,有不可泯灭的功劳。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却因营养不良导致身体畸形,头大身子小,“小萝卜头”的绰号由此而来。他常常和战士们聊天,在离开白公馆的前一天,还给成岗看了他的画,告诉成岗他所憧憬的未来,顽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等等。
“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当江姐被敌人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时,那又是何种刺骨钻心的痛啊?面对敌人的严刑,她并没有屈服,而是坚持死守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不了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是一种号令。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和空洞的政治口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内涵。在现代社会,时代赋予了爱国精神新的意义。
杜勃罗留波士曾说过“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和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的确如此,爱国不是口号,而是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诲人不倦的老师是爱国的、不辞辛劳的邮递员是爱国的、任劳任怨的环卫工人也是爱国的,总之,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是最好的爱国表现。让我们牢记红岩精神,弘扬和继承红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