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动05-刘重裕-广东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
刘重裕,男,茂名学院2005级热能与动工工程专业本科学生,2009年毕业就职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公司。2011年考取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热能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究。2014年7月至今,就职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723855356@qq.com
硕士点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教授29人,副教授5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9人,占92%以上;有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69人;有共享院士2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千人”1人、国家“青干”1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省“杰青”2人、省级“千百十工程”教师8人。
50多项国家级项目;150多项省部级项目;8000多万科研经费;60多件获授权专利;400多篇发表sci/ei论文;10余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以上奖励;学院科研成果在企业广泛地应用,与珠三角地区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科研团队:先进装备与光电技术研究团队
由“国家杰青”李京波教授组建并担任所长,主要从事新型二维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高性能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造装备等研究,具体包括:(1)发现新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并研究其特性;(2)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及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微纳半导体器件的性能研究;(3)高功率的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的研制及其制造装备的产业化。研究所获得广东工业大学“百人计划”大力扶持,经费和实验场地充足。
科研团队:纳米碳材料研究与应用团队
团队由博士生导师张海燕教授组建,主要从事新型碳基复合储能材料及吸波和导热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碳基超级电容器复合材料;(2)石墨烯基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3)太阳能电池;(4)新型电磁波吸收和屏蔽材料;(5)纳米碳导热材料。团队获得过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东省杰青、广州市珠江新星以及省科技奖和市科技奖。
科研团队:能源技术及系统研究团队
团队由博士生导师陈颖教授组建,主要从事强化传热方法、系统优化集成及能源材料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换热器强化及热力系统集成优化,纳米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及传热特性,相变微/纳米胶囊技术及其应用、碟形液晶的相分离行为。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多篇一区论文,研发出液体除湿空调器、模块蓄冰空调机组、除湿热泵热水器和分液冷凝空调器4个专利新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特色培养
1、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硕士点)
研究方向为新型电子功能材料、新型能源与环境材料、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先进凝固成型技术与新材料、功能薄膜与耐磨涂层、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光化学及应用技术、现代成形加工工艺、模具及计算机模拟与控制、先进成形装备及智能控制等。
2、动工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
研究方向为热能转换与能量储存的先进技术、制冷和空调新技术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燃料电池及动力电池方向、热泵技术研究。
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研究方向为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磁电子材料与器件、超深亚微米器件可靠性、集成电路材料。
研究生就业
就业率常年保持100%,就业单位有华为、ibm、西门子、广汽丰田、广汽本田、比亚迪、长城汽车、格力、美的、金发、华南橡胶,部分毕业生考取政府部门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等,另有近10%的毕业生选择读博继续深造。
研究生成果
学术科研氛围浓厚,研究生论文质量高,每年均有sci一区论文发表;截至2015年,先后有8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得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列学校前茅。
学长寄语
人生道路千万条,没有好与坏,只分你的和别人的。举头是远方,低头是脚下,只有走好脚下的每一小步才能抵达胜利的远方。每次成长道路上的岔口抉择都只是检验你过往付出的多少。希望师弟、师妹们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
祝师弟、师妹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祝愿母校蒸蒸日上、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