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动10-董钊夺-西安交通大学
个人简介
董钊夺,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0级热动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考取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气液两相流及电厂节能环保问题研究,将于2017年6月硕士毕业。
联系方式:447354365@qq.com
硕士点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为交通大学创建于1921年的机械工程科动力组,1952年成立动力机械系,1956年随学校主体迁往西安,是当时交通大学整体西迁的系之一。1975年与工程物理系部分专业合并后,调整为动力机械一系和动力机械二系;1983年4月,分别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动力机械工程系。199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院系调整,上述两系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4年原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主体并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成为集能源动力、能源环境、能源化工等领域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2012年,过程装备与控制系、化学工程系独立成立新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以及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动力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环境工程3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点,其中动力工程和核能与核技术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前在读硕士生887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389名,博士生722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多次国家评估中,始终名列前茅;其中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2个二级学科的评分均名列全国第一。
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中心、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和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其中1992年建成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历次全国评估中均为本学科第一;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领域第一个连续三期滚动资助的创新群体、5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2000年以来,学院以第一承担单位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40余项。2010年至2015年期间:科研到款合计约10亿元,其中纵向占51%、横向占49%;科研项目2403项;基金申报获批项目总数250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一直名列第一;授权发明专利601项;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289篇、EI论文2036篇。2015年,学院ESI论文44篇,占全校总数23%,其中工程领域33篇,占全校总数58%(西安交通大学工程领域世界排名41位)。2名教授入选2015年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6名教授入选2015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学长寄语
年轻的时候总想知道高山之后是什么,走过去,才发现高山之后还是高山。其实越往上爬越艰难,越见得多了越痛苦,越往下走,才越发现自己原来不是那么好,越在高处,每走一步才走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也正因为拿到这样的入场券,才有机会看到闪闪发亮的人和明白自己的不足。
希望各位师弟师妹都敢梦想,敢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