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动12-时晨晨-东北电力大学
个人简介
时晨晨,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2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2016年考取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1106405127@qq.com
硕士点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是长春电机高级职业学校动力科,成立于1949年10月,是我校建立最早的教学单位之一。1955年,学校由长春迁至吉林并更名为吉林电力学校,动力科也更名为吉林电力学校动力科,当时的专业设有锅炉专业和汽轮机专业。1956年,设置电厂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并开始招收中专生。1958年,电力学校升格为电力学院,动力科更名为动力工程系,开始招收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本科生。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停止招生。1972年,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恢复招生(工农兵学员),1975年,电厂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电厂化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工农兵学员),1977年,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电厂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开始招收“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批正式本科生,1978年,电厂化学专业在“文革”后开始招收正式本科生。1985年,电厂化学教研室从动力系独立出去,成立了应用化学系(现为化学工程学院)。1993年,电厂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从动力系独立出去,成立了自动控制系(现为自动化工程学院)。2002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随着东北电力学院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04年4月,原动力工程系与原机械电子工程系合并成立了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成立。2008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计划开始招收本科生。2010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分离出去,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名为现在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计划开始招收本科生,并成立了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系。
学院目前有4个本科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风能与动力工程。1个专科专业: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2007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精品课程5门,省优秀课程7门。有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有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创业中心。2000年以来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9项。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多人;在读本、专科生2600多人。教职工56人。学术队伍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7人,吉林省优秀留学生回国人员1人,吉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选2人。
学长寄语
在校的各位学弟学妹,不要荒废大学四年的时间,不管你将来准备找工作还是读研,这四年都不应该是悠闲的,应该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并为之努力。在路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新鲜事物,我们应该勇于尝试,再尝试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在积累经验中成长,愿各位学弟学妹们都能够拥有一段愉快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