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药集锦】
红背山麻杆
【别名】红背叶、红背娘。
【来源】大戟科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的干燥根、叶。
【形态特征】灌木,高1~2.5m;小枝初被灰色微柔毛。叶阔卵形,长8~15cm,宽7~13cm,上面无毛,下面浅红色;基出脉3条;小托叶披针形,长2~3.5mm;叶柄长7~12cm,浅红色。花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腋生或生于一年生小枝已落叶的腋部;雌花序总状,顶生。雄花:萼片4,雄蕊7~8;雌花:萼片4~8,子房上位。蒴果球形,直径8~10mm,具3圆棱,果梗长1~2mm。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沿海平地或内陆低山矮灌丛中、疏林下或石灰岩山上。广东各地均产,海南、江西、福建、广西及湖南南部也有分布。
【性味功效】性凉,味甘、涩;解毒、祛湿、止血。
【附注】岭南常用草药,亦为壮族民间常用药。
龙眼
【历史记载】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云:“生南海。”《本草经集注》道:“广州别有龙眼,似荔枝而小。”
【植物基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10m以上。树皮暗灰色,粗糙。羽状复叶互生,小叶4~12,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5cm,基部常偏斜,全缘或微波状,下面粉绿色。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杂性,黄白色;花萼5深裂,黄色,被毛;花瓣5,被白毛,花盘明显;雄蕊7~9,子房上位,密被毛。果球形,不开裂,外果皮黄褐色,略有细瘤状突起;鲜假种皮白色透明,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7~8月。
【产地】广东中部和南部常见栽培。福建、广西部分地区也有种植。
【经济价值】鲜假种皮白色透明,肉质,味香甜,富含葡萄糖,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系岭南著名果品之一。木材坚实,质重,暗红褐色,耐水湿,为造船、家具、细工等良材。
【药用价值】假种皮干后,呈不规则薄片状,棕褐色,半透明,肉质,柔润;一面皱缩不平,另一面光亮而有纵皱纹。入药,称“龙眼肉”或“桂圆肉”性温,味甘;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附注】龙眼的干果名为“桂圆”,是西北“八宝盖碗茶”的主要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