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拓展学习资源 >> 经典案例

唐朝时期的驿站

2017/12/5 14:35:44人浏览

古代的驿站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快递企业的前身。根据古代官方标准,每相隔20里就可以设一个驿站,邮件传递的正常速度是每日300公里,加急传递可达到每日400公里,像我们在影视剧中所听到的“800里加急”则是代表当时最快的传递速度——日行800公里,著名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描述了为了满足杨贵妃吃鲜荔枝的爱好,驿卒们快马加鞭将最新鲜的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城的典故。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在各种驿里服役的人,一般叫做驿丁驿夫,或称驿卒驿隶。从名称来看,他们的身份比较低下,陆路上的驿丁,也同样受到煎熬。他们在烈日之下,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倾盆大雨之中,都毫无例外地要身背文书袋,匆匆奔驰在驿路上。 

在唐朝法律中把邮递过程中的种种失误的处罚,都规定得很细。稍有差错,便要受到严厉的处置。唐朝规定,驿长应负有若干责任,首先必须每年呈报驿马死损肥瘠,呈报经费支出情况。若有驿马死损,驿长负责赔偿;若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则杖一百。对驿丁的处罚更严。唐朝规定,驿丁抵驿,必须换马更行,若不换马则杖八十。唐律还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 

(来源:古代揭秘之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