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果蔬药用花木传统中药药用果蔬药用花木传统中药

消食药-山楂-古籍文献

2020/11/10 9:39:40人浏览

山楂

1.山楂,大能克化饮食。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

2.《本草经疏》:山楂,《本经》云味酸气冷,然观其能消食积,行瘀血,则气非冷矣。有积滞则成下痢,产后恶露不尽,蓄于太阴部分则为儿枕痛。山楂能入脾胃消积滞,散宿血,故治水痢及产妇腹中块痛也。大抵其功长于化饮食,健脾胃,行结气,消瘀血,故小儿产妇宜多食之。《本经》误为冷,故有洗疮痒之用。

3.《本草通玄》: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积,故幼科用之最宜。若伤寒为重症,仲景于宿滞不化者,但用大、小承气,一百一十三方中并不用山楂,以其性缓不可为肩弘任大之品。核有功力,不可去也。

4.《本草求真》:山楂,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咸之味,以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气破而泄化,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至于儿枕作痛,力能以止;痘疮不起,力能以发;犹见通瘀运化之速。有大小二种,小者入药,去皮核,捣作饼子,日干用。出北地,大者良。

5.《纲目》:赤爪、棠梂、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草》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着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其类有二种,皆生山中:一种小者,山人呼为棠梂子、茅楂、猴楂,可入药用。树高数尺,叶有五尖,桠间有刺。三月开五出小白花,实有赤、黄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九月乃熟。其核状如牵牛子,黑色,甚坚;一种大者,山人呼为羊朹子。树高丈余,花叶皆同,但实稍大而黄绿,皮涩肉虚为异尔。初甚酸涩,经霜乃可食,功应相同而采药者不收。按《物类相感志》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6.《医学衷中参西录》:山楂,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

7.陶弘景:煮汁洗漆疮。

8.《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

9.《本草图经》:治痢疾及腰疼。

10.《履巉岩本草》:能消食。

11.《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

12.《滇南本草》:消肉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13.《本草蒙筌》:行结气,疗症疝。

14.宁原《食鉴本草》:化血块,气块,活血。

15.《本草再新》: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16.《本草撮要》:冻疮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