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药用花木药用果蔬传统中药药用花木药用果蔬
传统中药药用花木药用果蔬传统中药药用花木药用果蔬

药用果蔬

  • 1
  • 2
  • 3
  • 4
  • 5
  • 6

平肝息风药-羚羊角-古籍文献

2020/11/10 9:59:3174人浏览

1.《纲目》:羚羊角,入厥阴肝经。肝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经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魂者肝之神也,发病则惊骇不宁,狂越僻谬,而羚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藏也,发病则瘀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瘰疬,产后血气,而羚角能散之。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角能降之。

2.《本经逢原》:诸角留能入肝,散血解毒,而犀角为之首推,故痘疮之血热毒盛者,为之必需。若痘疮之毒,并在气分,而正面稠密,不能起发者,又须羚羊角以分解其势,使恶血流于他处,此非犀角之所能也。

3.《本经》: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安心气。

4.《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

5.《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

6. 孟诜: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

7.《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又疗疝气。

8.《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

9.《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

10.《本草再新》: 定心神,止盗汗,消水肿,去瘀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