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4.2 微课的概述

2017/5/24 1:18:45人浏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迭的速度加快,利用粹片化时间学习已经不再停留在理论,而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及和应用。“微课”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这种以微视频为核心、用“云端”来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翻转”。但以此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很多人对“微课”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层面,甚至陷入了某种意义上的误区,这将有碍于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4.2.1什么是微课?

1.微课的起源[1]

“微课”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社区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ž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提出的。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称为“知识脉冲”,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戴维·彭罗斯将微课应用于《职业安全》课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被戏称为 “一分钟教授”。

在国内,微课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2011年,针对传统的4045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件制作成本高、交互性差、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征集活动,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支持学习的资源,参赛的作品同时发布网上供广大师生及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价。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的微型课例好评如潮。从2013年开始,随着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微课的队伍中来,从逐步关注、使用,到设计、开发和研究。国内包括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进行了研究或实践,在提法上有“微型课程”、“微课”等。

2.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技能点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微课是翻转课堂、慕课的重要技术实现方案及技术支撑。

3.微课资源构成

微课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2]

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

4”是要提供4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

“微视频”时长一般为5分钟左右,建议不要超过10分钟。

“微教案”是指微课教学活动的简要设计和说明。

“微课件”是指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多媒体课件等。

“微反思”是指执教者在微课教学活动之后的体会、反思、改进措施等。

“微习题”是根据微课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练习测试题目。

4.2.2微课的基本特征

微课的特征可以用“短、小、精、悍”来概括。

1.“短”

“短”指的是微课教学活动的时间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教学活动的时长一般为3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时间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微时代泛在学习的要求。有的学生前几分钟在地铁或公车上,再过几分钟就停止学习,之后可能很久才会想起来继续学习,这种学习的非连续性不足于使学生学习到系统的知识,所以微课要基于知识点、技能点,将时间尽可能的缩短才能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2.“小”

“小”指的是教学主题小和资源容量小。首先,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教学中某学科的知识点(如重点、难点和疑点)、技能点或是某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更加精简。内容短小,教师才更容易把握教学重点和主线,教学目标才更容易实现,且制作成本更低、开发难度更小,教师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制作。其次,微课视频的资源容量一般只有几兆或几十兆,易于网络传输、交流和共享,适合在移动终端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3.“精”

 “精”指的是教学内容精练、教学设计精细和教学活动精彩。首先,微课的内容是精选的,只聚焦于某个重难点、疑点、考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等有重要学习价值的内容,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其次,微课是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精准、精致的划分,恰当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形成一个“脚本式”的结构化教学设计。一个高质量的微课是一个精细化教学设计的软件体现。最后,教师采用问题引导、启发诱导、任务驱动、讲授内容与操作演示同步展现等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主要以视频拍摄或录屏的方式记录和表现)精彩生动,简短而又完整。

4.“悍”

“悍”指的是资源应用面广、适合不同对象和教学效果显著。微课短小聚集且交互性强,可以灵活地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情境中。知识点的传授简洁明了、高效有趣,能引发学习者的兴趣和思考,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需求,既是一种新的资源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4.2.3微课的类型

微课按照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制作手段等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一个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

1.按教学方法分类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了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可以将微课划分为10类型,分别为讲授型、讨论型、启发型、演示型、练习型、实验型、表演型、自主学习型、合作学习型和探究学习型。

2.按教学环节分型

按照教学环节来分,微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课前复习型、新课导入型、知识理解型、巩固练习型、知识拓展型。

3.按制作技术分型

按照制作的技术来分,中小学领域使用的微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屏幕录制型、电子白板型、拍摄型、混合型和快客型微课。

4.2.4微课制作流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说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规划和设计,了解这件事情的整个流程,正如建造楼房先要有设计图纸一样,制作微课也不例外。一节完整的微课开发环节应包含选题、教学设计、素材准备、微课制作、后期剪辑和试用修改等环节。

1.确定选题

选题是微课制作的首要环节或起点,一节微课是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是否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的重要。

2.教学设计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为了使微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首先必须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精心构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每一个环节。

3.资源准备

根据教学需求,准备好相关资源,如教学课件、音视频资源、案例等。

4.制作微课

根据教学内容和制作要求,采用拍摄、录屏、手写板等方法来制作微课。

5.后期剪辑

将前期拍摄或录制的视频进行组接、修改、并对视频进行配音,设计片头和片尾等。

6.试用修改

微课制作好后要经过实际的学习使用,然后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一个质量较高的微课作品。

4.2.5微课制作原则

一个微课想要获得教师的认可、学生的青睐,质量肯定是重要因素之一。要做出较高质量的微课,需要遵循如下四个原则[3]

1.学术

学术指微课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学术性和真实性。微课实现的是知识的传播,所以必须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任何一点都必须严格遵循科学体系和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微课设计中要提高对内容的审核力度,微课的竞争中,得内容者得天下。

2.心术

心术指的是微课需要有强大的教学设计和心理学设计。微课要在短时间内将内容传播给学习者,而且要能吸收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因此必须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同时也要有教与学的心理学作指导。

3.技术

微课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展示和传播的,因此技术对于微课来说非常重要,恰当和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个成功微课的重要基础。技术使用的目的是辅助学习,切勿滥用各种技术,会容易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

4.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讲好一堂课,如何体现知识的魅力,如何展示教师的风采,如何传播知识背后的文化,都需要有较好的教学艺术。同时,微课的艺术性还体现在视频画面的审美度方面,美丽的画面会增加学习者对微课学习的吸引力,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4.2.6微课制作标准

微课制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微课的使用效果。微课制作规范主要包括微课规划设计、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音视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等基本技术规范。

1.微课内容标准

微课设计和制作环节中,选题、时间长短、教学设计、资源选择、教学语言和艺术审美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具体参照表4-2-1[4]

制作环节

设计原则

选题要求

教学内容明晰,可针对课前导入、难点突破、课后拓展延伸。形式可以是知识讲解、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展示。

时间要求

微课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不同的是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3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教学设计

微课的教学过程简短完整,教学过程包含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

资源选择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指向明确、主题突出。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引领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等相关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的“主题单元资源包”。

教学语言

由于时间有限,微课语言要准确简明。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把将要讲述的内容结合要说的话,与要采用表达方式、手势、表情,以及注意关键字、关键词的应用,统合在一起预先演练一遍。在语言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要做到精练。

艺术审美

一个微课的展示不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要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感。美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和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要做到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

2.微课技术标准

微课常用的制作方法有拍摄型、录屏型,对于常见的微课制作方法,对应要求如下[5]

1)摄像部分技术要求

视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编码,视频格式为MP4FLV格式。视频码流方面,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0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 Kbps。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视频分辨率一般为720*5761280*720;在同一课程中,各环节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不得标清和高清混用。视频帧率为25/秒,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音杂音干扰,音量勿忽大忽小,解说声和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录屏部分制作要求

录屏的分辨率一般采用1024*7681280*720,事先调整分辨率;不要高清分辨率录制,低分辨率输出;同时,尽量不要出现特殊的分辨率。如果要用视频混合制作,建议采用与视频分辨率最接近的分辨率,使合成后效果最好。录制Powerpoint时,将Powerpoint事先调整为合适长宽比(1027*768录制时,用4:3比例;1280*720录制时,不留黑边)。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无杂音,音量适中,解说声和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录屏的输出最后转成MP4格式。

3)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

如果没有交互性内容,要求输出MP4FLV格式视频,要求每个微课都使用单个文件输出,要能够网上在线学习;如果存在交互性学习内容,必须符合SCORM,即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或共享元件参照模型。主题部分采用800*600,1024*768等通用分辨率,以便在各种显示器上得到最佳效果;动画清晰、流畅,声音清晰并且声画同步。

4)混合型微课制作要求

视频、录屏或软件制作均采用相同的分辨率制作,宽高比一致,合成后才不变形。画面清晰、流畅,声音清晰,前后音量大小一致,最后输出位MP4格式。具体各类制作可参照前3种标准。

3.微课评审标准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中小学微课评审标准,具体见表4-2-2

4-2-2 全国中小学微课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选题设计
(10
)

选题简明(5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设计合理(5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
(20
)

科学正确(10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逻辑清晰(10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作品规范
(15
)

结构完整(5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技术规范(5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微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
    
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微反思应在微课拍摄制作完毕后进行观摩和分析、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富有启发性。

语言规范(5

    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效果
(40
)

形式新颖(10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趣味性强(10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目标达成(20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网络评价
(15
)

网上评审(15

    参赛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总计

 

 



[1] 方其桂.微课制作实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

[2]方其桂.微课制作实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

[3] 张一春.精品微课设计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6.

[4] 方其桂.微课制作实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6.

[5] 方其桂.微课制作实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