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手段
1.完善教材与教学素材资源建设,创导自主学习
高水平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了配合国内快速发展的食品工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结合国内外普遍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现状,尊重国内食品类专业教材缺乏统编教材的现实,确定了“选用高水平理论教材,自编特色实践指导教材”的教材建设原则。理论教材以教育部规划教材《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食品工艺学》(赵晋府主编,中国轻工出版社)、美国工艺学原版教材(Peter S. Murano. Thomson, Understanding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dsworth, 2003)、《食品原料学》(蒋爱民等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曾庆孝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为基础,同时与深圳职业学院等近10所院校联合编写了《食品工艺学实验与实训指导》讲义,该讲义包含敢所有工艺学门类的典型工艺实验、操作与生产实训等共计200多个工艺实践项目,可用于工艺实验教学、工艺开放实验教学、工艺生产中试实训教学、工厂工艺见习和专业实习教学,本讲义已完成40万字,已于2015年5月在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在20多所高校采用。此外,我们还于2005年建立了《食品工艺学网络课程》,架设起了师生网上教与学的互动平台。
食品科技借助其它学科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不断形成新的工艺理论和技术,产业装备升级换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为此,在《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使用了一些国内外其它专业教材的内容作为教学补充,并向学生推荐参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为学生提供国外原版教材复印本,便于向学生提供原版工艺学教材的复印资料;
(2)向学生推荐一些工艺学相关的比较优秀的中、英文参考书目。便于学生自行购买学习。
(3)为学生订阅食品工艺相关中文专业期刊,向学生推荐食品工艺学相关的英文学术期刊。
(4)向学生推荐相关食品工艺学专业网站和资料搜索引擎。便于学生查找中英文资料和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主编实验与实训教材
2. 吸收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改革成果,完善和丰富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近5年来,我们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围绕《食品工艺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开展了许多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以不断深化课程建设、教学手段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教学改革包括:2012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技能综合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等等。
通过这些系列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深化与推进,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教学成果,及时应用于《食品工艺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同时还带动开发了食品工艺学系列CAI课件、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课件,并收集了许多工艺生产的录像、图片等多媒体信息,建立了《食品工艺学网络课堂》,实现教学大纲、PPT教案、网上习题自测、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网上免费开放,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突出专业实践核心技能培养,广泛开展开放型、探究型和协作型的工艺实践类的自主学习项目
《食品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规划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体系包括设置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有效的教学手段。
为促进专业实践核心技能的培养,我们首先建立了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综合培养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核心技能训练、专业见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与设计等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专业第二课堂、生产小组活动、学生模拟公司(学生实践部)、举办美食节、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横向开发项目、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专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证培训(包括营养师、物流师、食品检验工、ISO和HACCP认证等)等教学计划外的专业实践拓展教学环节,而且将《食品工艺学》实践教学体系有机地贯穿其中。
在校内建立了罐藏食品、焙烤食品、饮料、乳制品、发酵食品等食品工艺类为主的5个工艺实验室,以及由高新单元设备室、分析室、纯净水处理线、果蔬汁中试线、休闲食品中试线、锅炉房、冷库等组成的食品研发中试中心,专业实验室和中试中心组成了条件优良的校内工艺实训和实践平台。在校外建立了10多个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广东活力啤酒、广州明治雪糕、深圳益力矿泉水、广东蓝松、翁源糖厂等大企业均是食品专业长期合作的校外工艺实践基地,此外,近年来还与韶关市五马寨菌业有限公司、始兴绿而健食品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工艺实践平台。
多年以来,结合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我们逐步实施了以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科研引导机制。利用本专业教师科研项目多、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优势,吸纳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开发项目的工艺实验研究、工艺生产中试和产品质量分析检测等工作,同时鼓励他们申报学校的创新实验项目进行自主研发、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撰写科研论文投稿发表等等,逐步形成了常态化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氛围。
通过一系列工艺教学实践平台和学生科研引导机制的建立,实现了“实验教学-实践基地-创业体验”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学生的工艺实验技能技术基础,最终通过创业体验,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该模式充分体现了食品专业凸现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观”,取得了良好成效。自升本以来,有5人次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得包括全国“挑战杯”大赛奖在内的奖励,有15名学生完成学校创新科技项目立项,有20多名学生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有2700人次参加食品生产小组实践活动。
教学阶段 | 组织形式 | 指导方法 |
课内计划实验项目-工艺基础技术和工艺操作重点教学部分(必做部分) | 上理论课时布置实验任务和要求;实验前完成预试验和实验预习;课内指导教师演示操作并讲解;学生4人一组自主完成实验任务,教师指导;提交实验报告。 | 实验前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指导教师准备实验阶段吸收学生参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实验前先由教师演示相关操作;实验中指导老师现场巡视,有问题立即解答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实验后讲评。 |
课外计划外实验项目-工艺基础技术和工艺操作补充教学部分(选做部分) | 定期开放所有工艺实验室,向学生提供实验仪器设备;积极引导,将学生组成不同课程实验小组;通过开放实验室及自备原料完成实验任务,实验过程有指导教师现象指导;定期检查总结,答疑。 | 安排在课内计划实验项目完成之后进行,开放实验项目均属于理论教学内容范围之内,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完成实验的能力;现场指导教学,原料学生自备,实验配方、工艺路线不限定,学生有自由度发挥,但会指出学生的错误与创新之处;对学生的问题解答或现场指导,检查总结,答疑。 |
校内工艺实训项目-工艺生产操作前期教学部分(选做部分) | 由指导教师定期组织或成果负责人自主组织学生参与,提前报系里统一安排;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学生可重复参加;由系里通过统一安排中试生产时间;完成后每个学生写中试总结报告。 | 指导教师或成果负责人负责学生的中试生产组织、岗位和任务分配;中试生产前讲解生产工艺原理、过程及注意事项;现象指导生产前原料、卫生、设备试运行等准备;现象指导中试生产过程的各项工作;解答学生问题,与学生一起解决中试生产遇到的问题;完成后讲评。 |
校外工艺生产见习项目-实际生产工艺教学部分(选做部分) | 由系里统一安排组织学生参与;将学生按班级和企业要求分成见习小组;到企业接受企业工程师指导,完成企业概况、工厂布局、车间布置、设备流程布置了解;参观一班实际生产;完成后每个学生写工艺见习总结报告。 | 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见习组织、岗位和任务分配;生产前由企业负责人或工程师讲解企业产品概况、生产工艺原理、生产过程及注意事项;现象讲解生产过程等内容;解答学生问题;完成后学生写见习报告,指导教师进行总结。 |